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央企信托-164号‮州泰‬永续‮政债‬信

linbin123456 2023-09-22 100
央企信托-164号‮州泰‬永续‮政债‬信摘要: 12月‮州泰‬市级AA+主体‮付季‬息政信 【央企信托-164号‮州泰‬永续‮政债‬信】? 【要素】:12月,5亿,自‮季然‬度10号付息;? 【收益】:100-300万:6.4%...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2月‮州泰‬市级AA+主体‮付季‬息政信 【央企信托-164号‮州泰‬永续‮政债‬信】
? 【要素】:12月,5亿,自‮季然‬度10号付息;
? 【收益】:100-300万:6.4%,300万‮以及‬上:6.5%
? 【项‮亮目‬点】:
⭕ 【融资人】AA公‮发开‬债‮体主‬融资,发‮人行‬是泰‮市州‬重要的‮有国‬资产‮营运‬主体,注册‮本资‬金71亿,公司‮资总‬产239.05亿,自‮盈身‬利‮力能‬逐‮加年‬强,具备‮强较‬还‮能款‬力;
⭕【担保人】 AA+公‮发开‬债主‮担体‬保,担‮人保‬为‮州泰‬市‮要重‬的‮础基‬设‮建施‬设‮国及‬有‮产资‬经营管‮主理‬体,公司‮资总‬产619.57亿,具备‮强极‬担‮能保‬力;
?【区‮经域‬济】:
泰‮市州‬为‮三长‬角‮心中‬城市之一,是‮海上‬都市‮的圈‬中‮城心‬市之一。2022年,泰州市GDP6401.77亿;泰‮医州‬药‮新高‬区(高港区)为‮家国‬高‮技新‬术‮业产‬开发区,2022年,GDP1185亿元,一般‮算预‬收入101.16亿,地‮政方‬府‮债负‬率14.40%。

优质知识分享:

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工程质量问题;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的称为工程质量事故

     1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 ①复杂性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即使是同一类质量事故,而原因却可能多种多样截然不同

    使得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其性质、原因及发展,确定处理方案与措施等都增加了复杂性及困难

     ②严重性 工程项目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其影响较大

    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则会留下隐患成为危险的建筑,影响使用功能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建筑物的失稳、倒塌,造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③可变性 许多工程的质量问题出现后,其质量状态并非稳定于发现的初始状态,而是有可能随着时间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因此,有些在初始阶段并不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和纠正,有可能发展成一般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或重大质量事故

    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质量问题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而发生质量事故;或加强观测与试验,取得数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④多发性 建设工程中的质量事故,往往在一些工程部位中经常发生

    因此,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十分必要

     2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既可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又可按其产生的原因划分,也可按其造成的后果或事故责任区分

    国家现行对工程质量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其基本分类如下: 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0000元的; 2)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0元(含5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或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属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范畴

     1)工程倒塌或报废; 2)由于质量事故,造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工程建设过程中或由于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过失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而在交付使用后发生的重大质量事故,或因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而需加固补强、返工或报废,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重大质量事故

    此外,由于施工安全问题,如施工脚手、平台倒塌,机械倾复、触电、火灾等造成建设工程重大事故

     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分为以下四级: 1)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为一级; 2)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为二级; 3)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为三级; 4)凡造成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为四级

     4、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其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进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主要依据有四个方面: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有关合同及合同文件;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相关的建设法规

    前三种是与特定的工程密切相关的具有特定性质的依据,第四种为法规性依据,是具有很高权威性、约束性、通用性和普遍性的依据

     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质量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如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的部位、分部状态及范围、严重程度;质量事故发生变化的情况;有关质量事故的观测记录,事故现场状态的照片或录像

     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⑶ 有关的技术文件和档案 ⑷ 有关的设计文件及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档案和资料

     ⑸相关的建设法规 ⑹ 与工程质量及质量事故处理有关的以下几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资质管理方面的法规;从业者资格管理方面的法规;建筑市场方面的法规;建筑施工方面的法规;关于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规

     三、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事故处理调查小组按以下程序进行: 立即停止进行质量缺陷部位和其有关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应要求作业工区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

    同时迅速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并于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质量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名称、工程名称、部位、时间、地点; 2、事故概况和初步估计的直接损失;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5、相关各种资料(有条件时);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配合监理单位按如下程序执行: 四、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 在各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或完工后,如发现工程项目存在不合格项目或质量问题,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按如下方式处理: 1、当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应及时制止,施工单位立即更换不合格材料、设备或不称职人员,或立即改变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 2、当因施工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出现时,组织事故工区立即对质量问题进行补救处理,并采取足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当某道工序或分项工程完工以后出现不合格项时,组织事故工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予以整改

     4、在交工使用后的保修期内发现施工质量问题时,组织、指导事故工区及时进行补救、加固或返工处理

     基本处理过程描述; 调查与核查情况,包括调查的有关数据; 原因分析结果; 处理依据; 审核认可的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实施处理中的有关原始数据、验收记录、资料; 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和验收结论; 质量问题处理结论

     5、 安质部接到质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技术处理意见后,组织相关工区研究,并责成相关工区完成技术处理方案,并予以审核签认

     6、技术处理方案核签后,安质部应要求事故发生工区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对工程质量事故技术处理,请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理,技术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应进行旁站,并会同设计、BT项目指挥部安质部门等有关单位共同检查认可

     7、对事故发生工区完工自检后报验结果,组织有关各方进行检查验收,必要时应进行处理结果鉴定

    整理编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将有关技术资料归档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① 工程质量事故情况、调查情况、原因分析(选自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②质量事故处理依据; ③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 ④实施技术处理施工中有关问题和资料; ⑤ 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和验收; ⑥质量事故处理结论 8、根据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复工令》,要求事故发生工区恢复正常施工

     设计管理能力 设计管理,特别是深化设计,当属业务管理的龙头

    没有图纸和深化设计图纸,就无法确定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的品牌、规格、性能、参数;无法进行招标采购,无法确定施工工艺,无法安排  进度计划;也无法准确测算工程造价,进入工程实体建造更是无从谈起

     计划管理能力 计划管理是项目各项管理的龙头,计划管理包括工程总承包商计划管理、业主单位计划管理、设计单位计划管理、分包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计划管理五个方面

     在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商的计划管理应为主导地位,其他各方的计划管理都要以总承包商的计划为主线来开展

央企信托-164号‮州泰‬永续‮政债‬信

    工程总承包商加强计划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努力:  其一 组建团队时,单独设置计划部门并设置专职计划经理; 其二 加强团队培训,增强主导意识,不断总结提高计划管理能力 其三 利用好告知、索赔等合约赋于的权利,加强沟通,促使业主团队转变观念,过渡到“以总包为主”

     总包计划管理按内容可分为:工期计划、资源计划、工作计划三个层次

    其中,工期计划是龙头,资源计划和工作计划都要根据工期计划来安排和配置

     实施计划管理时,工程总承包商除了要安排好自身的计划外,还应将业主、分包商和供应商纳入其中:包括:图纸提供、材料设备审批、资金安排、重要检查验收等,以便业主团队据此安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相关方的工作计划

     要审核各专业分包商施工计划和供应商的进场计划,确保其符合工期计划需要

    同时,要将经过批准的分包商和供应商的计划,作为分包合同与采购合同的附件,并制定相应的考核与奖罚办法,通过强化过程考核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合约管理能力 合约管理能力指的是合理、灵活、有效地运用合约赋予我们的权利来实施工程总承包管理的能力,这与依靠行政手段来实施管理有着天壤之别

     工程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各方都要树立“为工程负责为业主负责,为用户负责”的指导思想,决不允许只顾一方私利而影响工程进展、降低项目功能和品质、有碍安全生产等事情发生,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奖励和处罚机制并通过  合约予以确认

     提升合约管理能力,当前最重要的是把“按图施工”的习惯转变为“按合约施工”的观念

    不是像以往,拿到图纸想都不想马上就做,而是要根据合约约定,研究清楚各方的责权利,研究清楚是否应该做和应该怎么做,然后才展开行动

     招标采购能力 招标采购,不仅仅是合约管理的延伸,更是工程总承包项目团队计划管理、技术水平、统筹组织能力的综合体现

     成熟的工程总承包商既是优秀的管理者,又是强大的资源整合者

    “渠道为王”,不仅在商业上是至理名言,同样也适用于工程总承包管理这个市场,资源整合能力将会成为工程总承包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作为工程总承包商,在招标采购上必须要树立“共赢”理念和“有钱大家赚”的意识

    要保证资源计划的合理有效,保证所选择的分包商和供应商具备与项目相匹配的实力、守法诚信,要保证所采购的材料设备能充分满足工程建设品质;同时,要能够科学合理地划分招标采购的范围,约定双方之间的责权利等等,这都是招标采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施工协调能力 进入到工程实体建造阶段以后,强化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速度、并且要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对工程总承包企业施工协调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现场施工协调最突出的是两大难点: 一是工艺工序管理,具备多专业背景的工程师,分区分段综合协调管理,参加重要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验收;参加主要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抓方案计划的编制落实

     二是公共资源管理,包括临建布置、机械设备的使用

     公共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垂直运输设备管理和总平面管理

    现场的垂直运输设备主要包括:塔吊和施工电梯

    合理加大垂直运输设备的投入,创造更好作业条件,提高工效,加快进度;正确分析各专业在工期关键线路上的地位,详细研究工艺、工序的衔接关系

    合理调度,建立严格的制度,加强塔吊、施工电梯调度的计划管理;总平面管理包括设计布置与动态管理,做好总平面管理需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总平面设计一定要分阶段进行;二是总平面管理虽然是动态的,但未经批准,任何分包不得擅自改动总平面布置

     外部拓展能力 在上述能力中,我们提到了施工,提到了设计,提到了招投标,如果以上能力你都已具备,那么接下来你应该掌握造价的知识,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所需的全部费用总和,主要分为土建造价和安装造价,作为管理人入门,比较推荐先学习安装造价,因为水暖电的造价预算基本上就是数个数、量长度,你需要做的就是掌握编制清单的能力,同时熟悉当地的定额规范

       首页 论文 毕业 图纸 知识 方案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全部 建筑 结构 水利 园林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水利工程 给水排水 园林工程 暖通空调 环境保护 路桥工程 岩土工程 工程造价 CAD教程 注册考试 电气工程 建筑论文 建筑图纸 建筑施工 毕业设计 建筑套图 建筑总结 建筑表格 实习报告 建筑课件 天正教程 工艺工法 施工交底 地方图集 建筑软件 建筑规范 建筑书籍 浅议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11-16 16:24:15 评论 收藏 摘 要:以绿色建筑为主题,对绿色建筑的产生及涵义进行了简单阐述,就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概况作了总结,最后综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其历史悠久

    原生的绿色建筑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世界各地的原始住居及其发展所形成的体系已延续数千年,度过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人类部分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

     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刻变革

    “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也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

     1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1.1 绿色建筑的产生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

    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某些无知而又贪欲的人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

    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发展的负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993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

    至此,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潮

     1.2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2 绿色建筑的发展概况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

    1963年V•奥戈亚(V•O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

    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

    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

    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

    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 40多年来,绿色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

    绿色建筑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种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社会的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得到了行业人员的重视和支持

    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这一切标志了绿色建筑的兴起

     3 关于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其他几点认识 3.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建筑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已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

    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土和木

    土取自于大地,当建筑结束寿命时又回归于大地;木材则是可再生资源

    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本质在于“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适应自然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是经过长期的摸索而得出来的,虽然它没有现代建筑技术的华丽外表,但其朴实的内在却包含了许多现代技术原理,如众所周知的窑洞建筑所具有的“冬暖夏凉”特性,实质是其蓄热性能较好的厚重性围护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于较大的室外温度波动的衰减作用的一种表现

    我国各地民居中也有许多宝贵的绿色建筑的经验

    譬如关中民居,关中地区气候干燥,夏热冬冷,风沙多,因而关中民居自然形成了狭长的四合院式的庭院

    这种庭院充分反映了关中地区特有的深宅、窄院和封闭的地方特点,这样不仅节约用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通风和室外排水等问题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却没能很好的在现代建筑中继承下来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传统建筑的实践中,环境观只是一种模糊、自发的观念,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和完整的理论

     3.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

    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已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传统的高物耗的发展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它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总之,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认识日益完善,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迅速,成绩显著

     4 结语 目前,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在笔者看来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建筑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好的切合绿色建筑的新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 夏 云,夏 葵,施 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绿色建筑【M】.朱 玲,郑志宇,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 赵 群,周 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J】.新建筑,2005(4):33-34. 【5】 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2005(3):59-60. 【6】 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

央企信托-164号‮州泰‬永续‮政债‬信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henmj.com/post/60417.html发布于 2023-09-22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标债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