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禁止挂网!!—脱敏版
??AA主体融资+AA主体担保+核心地区重点项目??
【项目简称】重庆DZKFJS2023债权资产项目
【产品规模】2亿元,分期发行
✨【付息方式】季度10日付息,到期还本
✨【产品期限】12个月/24个月
✨【起息时间】资金到账日的次日成立计息
✨【年化收益率】
一年期(12个月):10万-50万-100万 8.3%-8.5%-8.8%
两年期(24个月):10万-50万-100万 8.5%-8.7%-9.0%
✨【起投金额】10万元人民币,超过部分按1万元递增。
【资金用途】DZ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资产转让方】
xx限公司是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册资本约9.80亿元人民币,主要负责DZ石刻文创园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治等工作,并配合DZ石刻文创园管理委员会开展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工作。最新主体评级AA;截止2022年底总资产达60.96亿元,净资产48.78亿元。公司经营架构体系成熟完整,地方支持力度大,经营状况良好,履约能力强!
✨【担保主体】
xx公司成立于2013年08月,为区属国有独资公司。实缴资本2.0亿元人民币,主要负责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治、财务融资等工作。最新主体评级AA,债项评级AAA;截止2022年底总资产达158.86亿元,净资产59.36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7.72亿元,担保实力强!
✨【增信措施】
资产转让方提供xx产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价值2.10亿元人民币的应收账款作质押担保,足额覆盖本息。
重庆xx司为资产转让方到期兑付本产品承担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DZ区区域介绍】
DZ区是成渝相向发展战略腹地、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堡城市。DZ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DZ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DZ石刻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实现GDP817.21亿元,排名16,同比上年增长3.3%,发展势头良好;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42.98亿元,增长12%,财政实力较强。
重庆DZKFJS2023债权资产项目
优质知识分享: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渐的趋于完善,并且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对公路桥梁的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影响养护管理中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公路桥梁; 养护管理; 措施;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发挥着巨大作用,但为了公路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加强公路养护工作
而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交通行车的安全和畅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阶段的公路桥梁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针对这些现象,加强公路桥梁的维修保养,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不仅保证了公路的服务水平,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还对提高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桥梁养护的意义及其紧要性 1. 公路桥梁养护的意义 公路桥梁养护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方面:路桥养护工作可以探知公路桥梁实时的承载力,并减慢承载力的下降速率,这样就可以排除很大一部分的安全隐患;另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国民经济方面
公路和桥梁在没有养护工作的条件下,一般都不能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如果有了路桥养护工作,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路桥养护可以大大地延长路桥的使用时间,大大的节省了路桥的建设资金;又能够及时了解到乡道的损毁情况,及时整修,创造更多的国民经济效益
2. 我国的公路桥梁亟需养护 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出现了一阵路桥修建潮,这其中就包括宁夏高速公路,在短短的十年里,其修建长度超过了1000 公里
与此对应的是,这条公路的养护程度很低
宁夏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地级市的公路分局来负责,设立多个养护中心,但是由于公路养护设备设施配置不科学,加之建时设计不周全,直接导致了养护费用收取条款不清、养护场所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增加了公路的养护成本
这个例子只是我国公路养护问题的一个缩影
我国多数在用的主要交通干道,由于修建的时间较早,有各种各样问题:当时修建的大部分路桥都不能够完全的满足新世纪的重型车载,一旦控制不好超载的情况,极易出现路基的损毁和桥梁的坍塌;由于工艺的限制,路桥使用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都不尽人意;当时大多是将这些路桥的施工承包到个人,再加上验收标准不严格,故各条公路或同一条公路的不同路段的施工质量良莠不齐,多年使用下来,损耗情况也不一样
综合以上种种,可以知道我国的公路桥梁现已亟需养护
二、我国公路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 1. 没有专业的养护团队 我国现行的路桥养护工作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缺少专业的养护团队
我国现行的路桥养护相当不专业,几乎是“哪坏修哪”,而不是防患于未然,保护路基和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
路桥养护团队的组成也不科学,工作人员大多为体力劳动者,极少有具备相关路桥养护知识的工程师,这样的人员组成导致了养护团队基本上和修路团队行使着同一个功能
由此可见我国的公路桥梁养护团队的专业性之低,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公路桥梁不能很好的得到养护,也将建立专业的公路桥梁养护团队提上了日程
2. 没有实时的路桥的状况信息 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路桥养护系统相比,我国路桥养护系统的最大短板就是信息化的程度低
这意味着路桥养护团队得不到实时的路桥的状况信息,不能很好的预判路桥的使用情况,必须到现场勘测后才能确定路桥的状况,这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并不容易,一是因为我国的很多的公路和桥梁都没有完整的施工档案,二是因为我国尚未建立健全路桥健康监控系统数据库
所以说,我国公路桥梁养护工作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3. 路桥养护设备简陋,检查技术落后 由于早年的路桥养护意识淡薄,导致我国的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起步晚,相关的管理系统并不完善,路桥养护中的设备相对简陋,缺乏专业的检测和监测仪器,检查技术也比较落后
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原因,一是相关的管理人员仍没有意识到路桥养护的重要性,路桥养护工作的经费短缺,无法大量引进先进的养路设备;二是我国的路桥养护领域缺少专业的科研人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路况检查技术发展得极为缓慢,也无法自主设计出符合国情的路桥养护仪器,或是引进的设备少有人能够操作和维修
三、 路桥养护中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 组建专业的养路队伍 要想提高我国的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水平,首先要组建一支专业的路桥养护队伍
这其中不仅要有体力劳动者,更要有专业的路桥养护工程师
一支专业的路桥养护团队要协调好二者的比例,确保整个团队有着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另外,专业的路桥养护队伍的迁徙不能过于频繁,要保证一支队伍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负责一段公路的养护工作
稳定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养护队伍对公路的情况较好的掌握,也有利于路桥养护责任的落实
专业的路桥养护团队背负着很多项的任务,要对公路及桥梁定期进行检查,上交检查报告,报告路桥隐患,还要及时地处理突发的路桥安全问题
总而言之,要将路桥养护的每一项工作部署都落实到实处
2. 建立完善的路桥使用信息档案 以前的路桥并没有完整的信息档案,要想获取路桥完整的数据,就得工人实地测量,浪费时间和人力
吸取以前的教训,现在竣工的公路和桥梁在验收之前,都要向建设单位提供完整的资料,从设计图纸到竣工的验收标准都要有,最后将这些资料以数据形式上传数据库
另外,路桥养护团队也要上传探测到的路桥质量信息
久而久之就可以建立起包含我国大多数公路和桥梁的路桥健康监控系统数据库,这样一来,路桥养护团队就可以从该数据库上查到实时的路桥的状况信息,这极大的方便了路桥养护的管理和决策,可以为路桥养护工作节省下大量时间和人力
3. 加大对路桥养护专业的资金投入 我国路桥养护设备简陋,检查技术落后等问题,解决的对策就是加大对路桥养护专业的资金投入
有了充足的资金,政府相关部门就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路桥养护团队,也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养路修桥仪器设备,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路桥养护专业的人才
现在我国的公路网基本成型,少有需要大量资金大型的铺路建桥工程,故政府的交通部门可以适当增大路桥养护工作预算的比例,增加对路桥养护工作的经费
相信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的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现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结束语 本文详述了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对我国的路桥养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的公路桥梁养护系统尚不完善,在管理和决策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弊端,比如缺少严谨的路桥养护工作审查评估系统
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强化相关建设的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养路质量的监测系统,更需要广大的学者群策群力,想出能够提高我国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案,一起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祝明,陈妃妹.我国现行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方向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1(6). 【2】邓小黄,陈凤乔.运用质量体系规范公路养护管理【J】.西部交通科技,2014(2). 【3】何澄平. 福建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及对策【J】.公路交通技术,2011(4):56-57. 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即是从建筑计划学的角度,对近些年来世界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演变和发展趋向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指出核的变化和中庭空间的介入,已引发了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核中庭底部空间高层建筑自出现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高层建筑在本世纪未,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近一、二十年高层建筑在造型形式不断翻新,高度记录一再被打破的同时,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致使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当然,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变化并非一日之功,是需要有一个演变过程的,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多种模式共存
所以,我们在回顾总结近一个时期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仅对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其作用进行剖析,以求就教于各位读者
一、内核的形成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
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上个世纪未,在高层建筑的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们对结构体系认识的局限(当时最先进的结构体系是钢框架结构),设备设计经验的不足,以及建筑功能需求的单一等客观原因,使得早期的高层建筑设计并没有形成“核”的概念
垂直交通、设备空间和结构体系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分散性,均按各自具体的要求分别布置
进入本世纪,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这是各专业共同探索优化设计的结果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
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高度的增加,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抗扭,而这些恰好与建筑师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这种“内核”空间构成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以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造价相对低廉的优势,很快便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流行的空间布局形式
当然,除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布置方式之外,高层建筑还有其它的布局方式,如“外核式布局”和“多核式布局”等等
尽管中央核心筒式布局的筒体周围的房间需要人工采光和机械通风,总会多少给人带来不适感,但是直至本世纪80年代以前,“内核”式的布局形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内核”式的布局形式及其变种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大多数著名的高层建筑也都采用这种形式
如30年代建成的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EmpireStateBuilding,1931),50年代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Building,1958),70年代建成的芝加哥“汉考克大厦”(JohnHancockC ,1970)和纽约“世界贸易中心”(WorldTradeC ,1973),以及日本的“阳光大厦”(Sumshine60,1978)等等
就是在今天,世界上最高的几座高层建筑,马来西亚的“石油大厦”(PetronasTowers,1998)、上海的“金茂大厦”(JinMaoBuilding,1998)和香港的“中环广场大厦”(CentralPlaza,1992)等等,也仍然采用的是这种“内核”式的空间构成模式
二、核的分散与分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第一次变革主要还是出于造型上的需要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如70年代前后出现的“双核”构成模式
双侧外核心筒的布局,不仅有利于避难疏散,而且也使高层建筑的外观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贝聿铭设计的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心”(OverseaChineseBankingC ,1976)和日建设计设计的日本“IBM本社大楼”(IBMHeadofficeBuilding,1972)等等就是当年风行一时的双侧外核设计手法的代表
第二次变革最先对核心筒提出革命性建议的是设备专业,他们认为随着建筑设备的日趋增多和越来越复杂,如果把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从核心筒中分离出来,可能会更有利于管理和维修
而80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甚至许多建筑在竣工之后,仍然频繁地改造布线系统和增添新设备
智能化办公楼中的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以及中继装置等,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
这样,建筑上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便开始将“核”分散化,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
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SuperFrame),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
其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丹下健三设计的日本“东京都新都厅”(NewTokyoCityHall,1991)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
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
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罗杰斯(R.Rogers)设计的英国“伦敦劳埃德大厦”(Llogd′sofLondon,1986)、88木街办公楼(88WoodStreet,LondonEC2,1999)和福斯特(N.Foster)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NewHeadguartersfortheHongkongBank,1986)等等即是分散式核心筒的杰作,它们从内部的空间构成到外部立面,均与中央核心筒式的高层建筑大相经庭
此处,在规模较小的高层建筑中,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核与主要使用空间分离化的现象,垂直交通、服务性用房和设备管道井均分别独立,与建筑主体分开
主要使用空间更加完整,四面对外,核与主要使用空间之间以连廊相接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核的刚度较大,而主体较柔,两部分各自分别工作,既受力合理又相对经济
当然,连接部分的设计是这类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不过这种设计方式给建筑外观带来的变化,已引起了建筑师们的观注,并很快在欧洲和日本流行起来
德国的汉诺威建筑博览会管理办公楼(VerwaltungsgebaudederDeutschenMesseAG,2000)、埃森RWE公司办公楼(RWEAGCorporateHeadguarters,1996),以及日本东京的东急南大井大楼(TokuMinami—01Building,1994)和大阪的凯恩斯本部办公楼(KeyenceCorporationHeadOfficeLAB,1994)就是核与主体相分离的极有特色的建筑实列
核的分散和分离还可以使楼梯间、卫生间等直接对外自然采光通风,既节约能源,又省去消防所需的加压送风设备,更符合低能耗,可循环的现代设计原则
因此,近几年强调生态、节能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但楼梯、卫生间等全部对外,而且电梯筒壁还被刻意用来遮挡日晒,可谓“分散外核空间构成模式的生态设计方式”
“吉隆坡广场大厦”(PlazaAtrium,1986)及其最新设计的“新加坡展览大厦”(ExhibitionTower,1999)就都反映出这一设计特征
而另一位欧洲的建筑师赫尔佐格(T.Hetzag)设计的前述之德国汉诺威建筑博览会管理办公楼,也以其生态观念赢得了众口称赞
三、中庭空间的出现最早将中庭引进高层建筑的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J.Portman)
出于商业上的需要,他在70年代前后设计建造的几座高层旅馆——旧金山的“海特摄政饭店”(HyattRegencyHotel,1974)等建筑中都加入了一个十分华丽、气氛热烈的大中庭
这种中庭既起着统合空间流线的作用,又是人们休闲交往的场所,中庭中还设置喷泉叠水、种植各种植物,可创造出一种激动人心的欢快氛围
所以它一出现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很快风靡全球
80年代以后,中庭空间开始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
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如芝加哥的“第一国家广场3号大厦”(ThreeFirstNationalPlaza,1981,SOM)、体斯敦的“共和银行中心大厦”(NationsBankC ,1984,J.BurgeeandP.Johnson)等等
而随着人们环境观念的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由于在办公楼内长时间从事VDT操作,所引发的情绪紧张,视觉疲劳和心理上的孤独感等“办公室综合症”的关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和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成为高层办公楼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于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在不同区域插入数个封闭或开敞的中庭的设计手法开始出现
日本日建设计设计的“伊藤忠商事东京本社大楼”(TokyoC.ITOHBuilding,1981)和“新宿NS大楼(ShinjukuNSBuilding,1982),以及SOM设计的沙特阿拉伯”国际商业银行“(NationalCommercialBank,1983)、海蒙特·扬(H.Jahn)设计的芝加哥”伊利诺州中心“(StateofIllinoisC ,1985)、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NewHeadguartersfortheHongkongBank,1986)和东京的”世纪塔“(CenturyTower,1991)等等,便是将中庭置于建筑之中,以取代中央核心筒的实例
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
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
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994年建成的日本东京“文京区市民中心”(BunkyoCivicC ),就在通常布置“内核”的位置设计了一个与建筑通高的“光庭”
该建筑将办公部分分作南北两处,以通道相连,设备管道井分散在塔楼的东西两侧,主要客用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则全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景观电梯,并布置在光庭之中,使垂座电梯的人可以与环境对话,看到办公室和休息空间走廊中的情景
彻底改变了以往高层办公楼内那种昏暗的又长又窄的通道和封闭的电梯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使人流动线可视化,增加了空间情趣
在日本,类似的新一代办公大楼还有1995年建成的“中野坂上计划”(Nakano—SakaueRedevelopment Project)
中庭空间的介入还使得楼层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CommerzbankHeadguarters,1997)就是这方面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实例
该建筑的平面呈三角形,核分散布置在三个角上,中间是通高的中庭,周边的办公空间每隔4层还设有环绕着中庭螺旋上升的空中庭园
中庭和空中庭园既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又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给每一个角落都带来了绿色和阳光
大楼内的办公室都有可以开启的窗户,气流从窗户及空中庭园进入,在中庭形成对流自然通风,明显地减轻了环境负荷,因此而被人们称作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
其实,利用中庭节能的高层建筑并不止“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一座,前述之“文京市民中心”、“新宿NS大楼”和“NTT幕张大楼”(NTTMakuhariBuilding)等等,均是利用中庭节能的典范,据称它们可比同时期兴建的普通高层办公楼节约能耗近40%.四、底部空间的变化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
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尽管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7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始重视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伴随着多种商业服务性功能的渗入,许多高层建筑都以扩大底部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入口广场和将底部架空把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设计方法,来处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关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是美国纽约的“城市公司中心大厦”(CiticorpC ,1977)
该建筑由4根巨柱支撑,底部架空7层,下沉式的广场伸入到建筑内部与共享大厅相通,使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而反过来,该建筑底部的公共空间对城市环境整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解决人流集散和城市交通与建筑内部交通相衔接的问题,现在的高层建筑常常采用多个出入口和立体化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
通过首层、地下层和地上的架空廊道与不同层面的城市交通网络相连接,以达到通畅便捷和步行、车行的互不干扰,美国、加拿大、香港、日本等地的很多高层建筑的交通组织都是如此
总而言之,当今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设计,已从单纯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进行整体的城市空间设计,其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创造也日趋立体化、开放化
自本世纪4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一体化设计建设的美国洛克菲勒中心(TheRockefellerC )高层建筑群建成以来,综合性多功能的高层大楼便深受人们的欢迎,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建设与城市开发的结合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超大规模的数幢高层建筑一体化建设的综合项目便再度悄然兴起
这类高层建筑设计的最大特色,就是以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将高层大楼的底部连结成一个整体
公共活动中心多为一个巨大的中庭或室内步行商业街,它既是人们购物、休闲、交往的场所,又有组织内部空间流线、连接各栋建筑的作用
同时,它还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部,是机动车、轨道交通和步行系统与建筑多层次多重衔接的结点
美国纽约的“世界金融中心”(WorldFinancialC ,1985)和日本的“横滨皇后广场”(Queen′sSguare,1997)即是这种超大规模综合开发项目的范例
“横滨皇后广场”以一条长达300m的立体化步行商业街将3幢高层办公大楼、1幢高层旅馆、1幢大型百货商店和1幢音乐城连成一体
商业街的一侧还设有一个地下3层、地上5层的规模巨大的中庭,新建的地铁车站也与中庭相通,自然光线可直接照射到地下,一改地铁车站封闭阴暗的感受,而给人以立体都市的印象
这种按整个街区统畴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方法,更进一步将城市公共空间“室内化”、“集约化”和“立体化”,空间设计的重点也由建筑的外部转向内部,并致使高层建筑群的使用空间服务于城市,预示了今后高层建筑设计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向
五、结语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
但是,从设计质量方面来看却不容乐观,多数设计追赶流行时尚,玻璃幕墙、铝合金遮阳、尖顶、帽沿等KPF的设计手法随处可见,设计人员和业主也似乎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外观和顶部的造型,却很少注意内部空间的构成方式,以及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感受
实际上不只是高层建筑,重视外观而忽视空间创造,已是建筑设计界的通病,国内目前设计的高层建筑就鲜有在空间构成上有所突破的作品
这一方面是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空间的体验较少,设计时多以图书资料中的照片做参考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建筑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我国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介绍国外的思潮流派,或是探讨文化、艺术、美学等与外在形式相关的东西,而对于功能组织和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却较少有人问津
然而,当今的建筑学早已超越了工程和艺术范畴,需要我们从更多方面对其进行的研究
本文即尝试着从建筑计划学的角度,对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的演变和发展趋向进行探讨,以期对我们的设计有所帮助,并希望能够引起理论界对此类研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