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Q1复盘:碳酸锂价格“上下两难”

linbin123456 04-05 89
Q1复盘:碳酸锂价格“上下两难”摘要: Q1复盘:碳酸锂价格“上下两难”不同于2023年一季度从60万元滑落至20万元的“崩塌式”下跌,锂价在2024年一季度的走势遵循着基本面逻辑,在9万元-12万元区间呈现出宽幅振...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Q1复盘:碳酸锂价格“上下两难” 不同于2023年一季度从60万元滑落至20万元的“崩塌式”下跌,锂价在2024年一季度的走势遵循着基本面逻辑,在9万元-12万元区间呈现出宽幅振荡。 交易更为活跃的碳酸锂期货盘面上,今年一季度,主力合约LC2407经历了三轮涨跌: 1月,2407涨至10.8万元后遇阻回落,随后在9.5万元-10.5万元区间窄幅震荡; 2月,2407先跌后涨,一路向上冲高至12万元区间; 3月,2407在月初探顶到12.5 万元后未能寻得基本面支撑,于是先在11.5-12万元之间挣扎波动,最终于月底跌回10.5万元-11万元区间。 与此同时,碳酸锂现货报价(电池级)在2月底前稳定于10万元上下,2月底后则受到期货盘面的带动,亦一度涨至11.6万元见顶,随后至3月底又回落入11万元上下区间。 由于碳酸锂交易以长协而非现货为主,期货价格的波动往往是对市场变化更为及时,却不一定贴切的反馈。 碳酸锂价格“上下两难”背后,既是产业链中供需双方的不断博弈,也是预期与现实、产业资金与投机资金、消息与情绪等等之间的此消彼长。 概括来说,今年以来的最新周期中,期货价格上涨是因为市场短期内由需求增长和供给收紧的乐观预期主导;而冲高乏力、后续回落则是因为随着冶炼端长期供给过剩的确定性开始高于短期需求爆发、利好落地的可能性,市场情绪向冷静回归。 从结果来看,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一季度的阶段性价格底部都正逐渐走出8、9万元区间的低谷,最终落在10-11万元区间。 这意味着,目前市场对于需求增长的乐观预期并未消失,只是恢复谨慎;同时供给端,锂矿、锂盐厂正在挺价与扩产之间反复摇摆,产业、投机资金则抓住缝隙,前往期货盘面上寻求利润空间。 何以冲高至12万元? 一季度,以春节假期为界线,锂电产销分别出现明显的淡、旺季特征。 春节假期前,在1月新能源传统淡季的背景下,中下游排产环比下降;但部分正极厂节前开启提前备货,锂价在9.5万元-10.5万元区间得到支撑。 供给端,海外澳矿在陆续公布财报的同时,也宣布了新一年的扩产和降本计划。锂辉石精矿CIF价格持续朝着1000美元/吨的方向走低,以进口矿为原料的国内冶炼厂也得以扩大利润空间,碳酸锂供应宽松的基本格局不断强化。 而到了春节假期后,随着锂电企业开工复产,消息面则开始错综复杂起来。 供给端,海外接连三座矿山明确下调年度产量指引,国内则有江西环保检查或导致冶炼厂停产整治的消息不断发酵、天齐锂业张家港项目少见进入2个月大修,不难看出以上消息并无法即刻作用于碳酸锂产量,只是消息面出现了生产端的扰动,带动2月底锂价向上走强。 同时,春节期间多数自有矿冶炼厂维持生产、节后碳酸锂库存向上游集中转移、冶炼厂累库压力加大;矿价在1000美元上下已为冶炼厂留出利润空间,因此冶炼厂并非选择低价出售而是持单挺价。 另有部分贸易商接收到冶炼厂的挺价信号,基于对锂价上涨的担心,开始采购碳酸锂并转化为期货仓单。以上导致碳酸锂现货流通实际偏紧,但并非是供应走向短缺。 需求端,3月锂电排产预期的大超预期,才是锂价一度涨至12万元的重要推手。电池厂和正极厂排产数据乐观,部分电池厂产能利用率向70%-80%回归,被视为行业景气度恢复、需求明显改善、补库开启的重要信号。 不难看出,3月前消息面上出现了供需错配的时间差,此基础上锂价才走向易涨难跌,实际上是市场对于远月预期更为乐观,强预期而非弱现实主导了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 为何不能继续冲高? 而当情绪开始消散之后,市场对于消息利好/空的判断又开始回归理性。 供给端,海外三矿山减产共将影响约3万吨LCE,反映到供需平衡表上,全球碳酸锂预计仍有10%左右的过剩。而实际上随着其他矿山项目的投产或爬坡,补上这3万吨并非难事。 此外,碳酸锂新增产能中,自有矿比例正不断提高,自有矿冶炼厂利润回归,其产量可抵消部分中小型锂盐企业的减停产影响。 需求端,乐观排产的背后,却是中游材料厂在上游涨价、下游压价的局面中难以获利,进退两难。 降本诉求从终端新能源汽车传导至下游电池厂,最终报价呈现出锂价上涨、电芯继续小幅下降,而材料价格不变的局面,此背景下材料厂面临的利润压力只增不减。 供给收紧导致的碳酸锂价格反弹,并未能有效传导至下游。不少材料厂在调研中反馈,下游电池厂对于材料采购仍多要求折扣,因此对11-11.5万元/吨的锂价已经是接受乏力。 因此,材料商实际采购维持“按需采买”的节奏。另考虑到电池厂、正极厂仍有1-2个月库存为缓冲,且在春节前进行了一定补库,大规模补库仍未能发生。 锂价不再居于高位,电池厂“客供”模式(即直接采购碳酸锂提供给材料厂,仅向材料厂支付加工费的模式)有所减少,材料厂进行锂盐交易的参与程度提高。 此背景下,材料厂对高价锂的“不买单”,也就成为了碳酸锂价格在12万元以上无法寻得基本面支撑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以套期保值形式加入碳酸锂期货交易,碳酸锂期货仓库对于现货流通的调节作用正越来越明显,产业资金在盘面上的影响力也开始比肩投机资金。 3月底,随着一批仓单集中注销,现货市场流通资源增加;叠加智利锂矿石集中到港,短期内供应量集中释放,期价因此又承压回落到10万元区间。 碳酸锂二季度展望 展望二季度,供给端增长确定性较高:随着气温回暖,4、5月锂矿排产快速回升,尤其是盐湖产出率不断提高,供给宽松的预期不变且稳定。消息面需留意冶炼厂是否开始主动去库,或者降价进行散货流通。 需求端,市场主要关注小米SU7为新能源车市带来的复杂信号。 乐观预期在于,小米SU7、问界、极氪等新款车型的走俏与热销,将直接驱动配套电池的需求、扩大营收规模,而非停留于电池厂消化旧有库存、处理存货减值。市场对于小米汽车今年可实现的交付量预期多集中于6万-8万辆,按SU7 Max所搭载的100KWh电池包来测算,有望带动约6-8GWh的电池需求。 不过,小米SU7热销虽直接带动电池需求,但其定价被市场认为“极具性价比”,已在本周掀起2024年以来的“第二轮”价格战。 4月1日起,问界M7、小鹏、蔚来等纷纷公布最新降价、补贴措施,最高购车优惠达2万元。而除了原有车型降价,极氪汽车新推出007后驱增强版,将新车起售价格拉低至20.99万元的“高性价”区间。 这对于锂电产业链来说意味着降本需求的强化,后期锂价依旧存在降温或回落的可能性。 另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连续2个月的销量下滑后,比亚迪在3月实现车辆销售超30.2万辆,其中,王朝、海洋系列实现销量超28万辆,环比增长151.4%。如此强劲的表现,将带动PHEV车型整体渗透率和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4年2月,PHEV车型在30万以上价格带的销量表现优于纯电,在30万元以下价格带的销量表现不及纯电。比亚迪3月销量的超预期回暖,将进一步对这一细分格局造成冲击。 比亚迪主销PHEV车型主要选择的是自产自销的小电量短续航电池,不同于理想、长城、腾势等其他品牌对于大电量长续航电池的重视。 短期来看,随着小电量短续航电池的普及和市场认可度的提高,或不利于大容量PHEV电芯的需求落地;同时也会在磷酸铁锂细分市场对于现有格局造成冲击。 锂电产业的博弈或转向由下游为主导,对于锂价而言,也是向更加合理价格区间的回归。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henmj.com/post/94766.html发布于 04-0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标债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