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聚焦上市银行:大浪淘沙,银行零售金融真能穿越周期吗?

linbin123456 04-21 76
聚焦上市银行:大浪淘沙,银行零售金融真能穿越周期吗?摘要: 聚焦上市银行:大浪淘沙,银行零售金融真能穿越周期吗?  银行业“得零售者,得天下”的传统认知现在要被打上一个问号了。  零售价值贡献缩水、信用卡失速、消费金融内卷……上市银行202...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聚焦上市银行:大浪淘沙,银行零售金融真能穿越周期吗?
  银行业“得零售者,得天下”的传统认知现在要被打上一个问号了。
  零售价值贡献缩水、信用卡失速、消费金融内卷……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中透出的种种信号,都在显示零售金融迎来了调整。银行正或多或少调整零售金融的打法和定位。
  经济转换期,经营逻辑已然生变。一家上市银行董办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几乎都强调对公、零售、金融市场多样化发展。即使有零售特色标签的股份行,这几年这一标签也越来越模糊。“零售可以做成特色,但只靠零售是无法穿越周期的。”该董办人士说。
零售正在承压 价值贡献下降
  细读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上市银行的经营数据,零售金融业务难言乐观。
  以这几年重点推进零售战略的几家标杆银行来看,2023年零售金融营收增速整体下降,价值贡献也在缩水。
  例如,平安银行2023年零售金融营收负增长6.65%,而零售金融对净利润的贡献占比由2022年的43.6%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11.9%。
  2021年启动“新零售”战略的中信银行,其2023年零售银行营收占比已上升至42%,但业务税前利润为159.35亿元,较2022年下降了8%;零售业务利润占比为21.3%,也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也未能幸免——该行报告期内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999.13亿元,同比增长了6.09%,占集团税前利润的56.57%,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也有这种苗头。零售信贷第一大行建设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对利润的贡献也明显下滑。年报显示,建行个人金融业务2023年利润总额1948.97亿元,在集团利润总额中的占比为50.05%。而2022年,这一占比为56.65%。
  也有少数逆势而行的银行。例如,邮储银行的零售业务营收保持增长,占比也有所提升。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3%,占营业收入的72.91%,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零售金融本来是一门“好生意”,既能赚利差,又可以增加中间收入,利润丰厚。“原来各家银行都在搞零售转型,但现在都面临问题,主要还是和经济大环境直接有关。”前述董办人士说。
资产收益率下降 利差收窄
  零售金融何以至此,直观原因是收益率下降,利差收窄,拖累了营收。
  利差,一端是资产收益率,一端是负债付息成本。在降息的经营环境下,贷款收益率集体下行,同时负债端受存款定期化影响,付息率普遍走高。“一下一上”,导致利差收窄。这在揽储优势不敌大行的股份行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零售平均存贷利差分别为3.6%、4.25%,较上年分别下降0.62、0.8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兴业银行零售平均存贷利差分别为3.02%、3.3%,较上年分别下降0.59、0.53个百分点。
  事实上,零售金融若要“以量补价”也极具挑战性。目前,信用卡还在深度调整,消费金融内卷拼利率,规模都难以增长。
  去年,多个头部银行关键指标新增发卡量停滞、流通卡规模下跌。2023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新增发卡量137.54万张,较2022年减少69.47万张,而且应收账款余额5140.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2%。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在经历高增后放缓至个位数,去年交易量和业务收入均出现负增长。
  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信用卡都有明显缩量。交通银行境内银行机构信用卡在册卡量由2022年末的7450.83万张降至2023年末的7132.42万张。
  与此同时,零售金融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信用卡、零售贷款等不良率均有上升。典型如平安银行,2023年末,其信用卡、消费性贷款不良率分别为2.77%、1.23%,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09、0.15个百分点,推升零售不良率至1.37%。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131.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78亿元;不良率2.53%,较上年末上升0.47个百分点。以及光大银行报告期末的零售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都较上一年有明显增加。
  也正因如此,银行不得不加大了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力度。例如,建行个人金融业务减值损失416.35亿元,增幅达22.79%。平安银行零售金融2023年计提规模高达591亿元,在该行信用资产减值损失中占比为100.1%。
更强调板块均衡协同发展
  此种形势下,零售金融还能否助力银行顺利穿越经济周期?
  “穿越周期是一个伪概念。”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记者表示,穿越周期就是“比谁活得长”。每家银行优势不同,有的靠零售,有的靠对公,原则上来讲零售的空间可能更大一点。但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零售金融正处在拐点上,前期增长过快,再加上经济周期调整,现在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而在这场调整中,各家银行的策略侧重点不尽相同:有的主动收缩,压降零售规模;有的积极优化负债结构,稳住息差;有的调整组织架构,拼命做大财富管理。
  邮储银行去年零售金融营收占比上升就与其负债端结构有关。相较而言,该行存款定期化不明显,存款平均付息率也降至1.53%,同比下降8个基点,其中个人存款平均付息率同比下降9个基点。而且,该行零售资产规模扩张保持较快速度,资产质量也维持稳健。
  目前行业的共识是,开始强调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以零售为基本盘的招商银行早已感知到寒意,去年,该行就提出要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需要零售金融、公司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必须各板块协同发展,才能更好支持零售主体。因此,必须加快打造公司金融特色化竞争优势,加强投行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今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说,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也是支撑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产品线,如果不能够做强做大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零售银行业务也是无米之炊。
  光大银行行行长王志恒在3月底的业绩发布会上也强调,要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大财富管理体系下零售、公司、金融市场各板块协同与价值创造。
  在一些银行人士看来,做零售本质还是做对公,因为吸收的资金最终总得找到资产投放。曾刚认为,从长远看,零售的空间比对公还是要大很多,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发展太快,需要调整、规范,现在更需要的是高质量发展。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henmj.com/post/95813.html发布于 04-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标债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