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自主嗷嗷乱杀,合资压力山大

linbin123456 05-19 70
自主嗷嗷乱杀,合资压力山大摘要: 自主嗷嗷乱杀,合资压力山大经历了刚刚过去的第十八届北京车展,内心之中有一种感觉还在愈发强烈,那便是自主品牌倾其所有、争奇斗艳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它们,卷产品、卷技术、卷补能...
微信号:183211779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自主嗷嗷乱杀,合资压力山大
经历了刚刚过去的第十八届北京车展,内心之中有一种感觉还在愈发强烈,那便是自主品牌倾其所有、争奇斗艳的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它们,卷产品、卷技术、卷补能、卷服务、卷渠道、卷营销,甚至卷创始人谁是“显眼包”。
当然,没有任何意外,每一个展台占据C位的,一定是新能源车;每一个展台最受关注的,一定是新能源车;每一个展台话题度拉满的,也一定是新能源车。
望着眼前的这般盛世,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深有体会,什么叫做:“如今,中国车市的主旋律,就是自主品牌借着电动化转型的浪潮,朝着合资品牌所固守的每一块阵地猛攻。”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3月末,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同样位于2023年度财报发布后的业绩沟通会上,抛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预测。
他认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未来3-5年,中国车市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自主品牌的增长空间。”
更直白来讲,格局将会在暗潮涌动中彻底的重塑。
而上述真实发生的案例也好,行业大佬做出的判断也罢,都在印证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属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大决战,真真切切的拉开了帷幕。”
当自主份额突破60%
“杀疯了,彻底杀疯了。”
本段开篇的一句话,或许在很多人眼中稍显突兀,但却是我的有感而发。至于背后的原因,则是看到了一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阶段性成绩单。
数据显示,最近三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
202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954.3万辆,市场占有率为44.4%。2022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176.6万辆,市场占有率为49.9%。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459.6万辆,市场占有率为56%。
顺势,反观今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466.4万辆,同比增长26.7%,而市场占有率则正式突破60%大关,触及创始历史新高的60.7%,相比2023年同期提升7.7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具含金量的时刻。直接证明了身处全新赛道,自主品牌掌握了中国车市的主导权与定义权。
由此不禁回想起过去几十年,燃油车时代,我们所经历的那些波折、压力与苦难,再对比新能源车时代,重新夺回的荣光、声誉与自信,瞬间有些湿润了眼眶。
面对如此情景,不得不再次赞叹,国家战略顶层设计上,克服重重挑战全力all in电动化转型的前瞻性与正确性。
只不过,读到这里,或许会有质疑者觉得:“眼下的自主品牌,嗷嗷乱杀之下的确气势十足,但不少车企都在以一个极为恶性的方式求存与挣扎。那么究竟是不是在透支?究竟可以坚持多久?究竟能否自我造血?诸多痛点都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在我看来,“担忧本没有错,可当大决战拉开帷幕,关乎重塑格局的汹涌浪潮扑面而来,真的管不了那么多了。”
对于硬着头皮向前的自主品牌来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拼的就是谁手中握有的粮草更多,谁的家底更厚,谁的执行能力更强,谁的体系化效率更高,能够抵挡住一波又一波的消耗、冲击与考验。
总之,还是那个略带争议的观点:“中国车市一定会变得赢者通吃。”而在此过程中,弱者会接连不断的被淘汰,脱颖而出的强者将会分得愈发可口的“蛋糕”。
想要成为最终留下的一员,便要求必须在各个维度都做到没有短板,同时放弃一切无法落地的幻想,随时准备“拼刺刀”。
当合资份额不断萎缩
试问,究竟应该怎样描述目前合资品牌目前身处中国车市的处境?
思考片刻后,答案直指:“从轿车板块,到SUV板块,再到MPV板块,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头头利润奶牛,都在面临腹背受敌、逐一击破的窘境。”
随着大决战的拉开帷幕,合资品牌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吐出多年以来在华积攒下的种种甜头,甚至为了维系销量不惜赔本赚吆喝。
可即便如此,自主品牌的崛起依旧难以阻挡。而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阶段性成绩单来看,今年前4个月,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还在进一步萎缩。
其中,处境稍好的德系品牌仅为16.6%,日系品牌仅为12.2%。相比之下,美系品牌只剩7.5%,韩系品牌只剩1.7%,其他品牌更是只剩可怜的1.3%。
上述结果,也与之前屡次搬出的判断不谋而合:“在这波林弹雨中,合资品牌最先遇到大麻烦的便是水土不服的法系、意大利系,之后便是坚持性价比路线的韩系、美系,接下来主打经济低耗的日系会遇到大麻烦,德系因为BBA与大众的存在,则是血量最厚的存在,但仍不复当年之勇。”
至于随着炮火愈演愈烈,未来3-5年,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不会真的像王传福预测那般,从现在的40%一路走跌,最终缩到仅剩10%左右,相信目前没有谁能够给出一个笃定的答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合资品牌并不是有些舆论中不堪一击的“病猫”。
实际上,继续拿第十八届北京车展为例,相信大家在它们身上,完全能够读出一股非常强烈的信号:没有谁会轻易放弃中国。
无论德系、日系,还是美系、韩系,只要前来参加,所展现出的变化与求生欲,依旧令人欣慰。换言之,即使在华的处境压力山大,可挣扎的勇气没有丢失。
由此将视线进一步聚焦,最近又到了所谓的“财报季”。从几家合资品牌展现出的状态来看,虽然位于中国车市收入锐减,但是位于全球市场仍然大杀四方。
譬如丰田,2023财年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首次超过5万亿日元,达到5.3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而这些充沛粮草的入账,无疑便是其身处泥潭缠斗的底气。
而以点概面,由于有着足够稳定的补给输入,万万不能小觑合资品牌的持久力,打所谓的“消耗战”,它们很多人没在怕的。
也恰恰基于上述背景,相信属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大决战,远远没有到什么盖棺定论的地步。双方之间的交锋与厮杀,只会更加的惨烈与血腥。
最终,事关每一块阵地的攻与守,一定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henmj.com/post/97860.html发布于 05-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标债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