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欧派家居经销商频“爆雷”的背后|调查

linbin123456 05-23 26
欧派家居经销商频“爆雷”的背后|调查摘要: 欧派家居经销商频“爆雷”的背后|调查5月15日早上,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的红星美凯龙召开了一场会议,会上提到欧派的风波已经过去,会有新的人接手,最近几天将恢复运营。在刘肖(化名)...
欧派家居经销商频“爆雷”的背后|调查
5月15日早上,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的红星美凯龙召开了一场会议,会上提到欧派的风波已经过去,会有新的人接手,最近几天将恢复运营。
在刘肖(化名)看来,这是新经销商已经谈妥的信号,“因为他需要拿着与欧派的合作协议去跟红星美凯龙那边谈租赁,如果没有达成合作,租赁协议签不下来,店面仍将处于封闭状态”。
新经销商的落定也意味着莆田欧派经销商“爆雷”风波进入了新阶段,但这并不代表问题彻底解决,尤其是对于拎包入住和整装家居的客户而言。
以陆华(化名)为例,在向欧派电商部的相关人员表达了整装意向后,他的信息被分配至莆田经销商黄某处,并与之签订了整装家居的合同,但直到经销商“爆雷”,他才知道黄某并没有欧派家居的整装授权,相关基础工程是被外包给了第三方,并且他所支付的款项也没有汇入欧派,而是进入了私人账户。
这样的背景下,“陆华们”成了此次莆田经销商“爆雷”事件中的“烫手山芋”,无人接手。
陆华也很委屈,他说自己是冲着欧派这个品牌才寻求合作,也是欧派电商部将自己分流给了莆田经销商,既然这家经销商没有整装授权,那为什么要这样分配?至于资金最后有没有流向欧派,客户又要如何辨别?
带着这些疑问,他奔走了半个月,并不断在欧派的小程序上发起投诉,但截至目前仍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陆华说自己搞不懂,整个事件中的问题明明出现在欧派与经销商之间,买单却是自己。他问记者“如果这不算欺诈,那是什么?”
经销商“跑路”
“我4月17日转的账,他5月1日就关门‘跑路’了,已经知道经营不下去,为什么还要我们签约转钱?”
最近这半个月,李列(化名)很焦虑。4月初,由于家中的一套新房需要装修,李列找到了红星美凯龙的欧派家居门店,12号支付了5万元定金后,他在17日签订了合同并又支付了8.2万元,合计达到总价款的90%左右。
由于是精装房,李列的订单中只包含了一些局部改造及定制家具,属于拎包入住类客户。按合同约定,这些产品要在6月5日交货,并在7天内开始安装和调试。
谈到选择欧派的原因,李列说自己此前曾委托欧派装修过一套房子,当时合作得十分顺利,装修质量与工程效率都得到了他的认可。
信任基础是他再次选择欧派的主要原因,可这次的合作没有进行下去。半个月后,那家门店“爆雷”了,而被这一“闷棍”打晕的不止是李列。
据了解,李列合作的那家门店属于莆田市经销商黄某。该店之外,黄某还在莆田市城厢区喜盈门国际大厦、秀屿区万达广场各有1家门店,合共4家。随着黄某资金链断裂,这4家门店悉数“爆雷”,波及客户逾百名。
徐颖(化名)是在喜盈门国际大厦门店付的款。今年2月,她下单了包括欧派橱柜、衣柜等定制产品,分批共支付了6万元的定金,尚未签订合同,预估总价在9万元左右。
后续沟通方案时,徐颖明显感觉到设计师工作态度消极,方案一直出不来,“一会说放假了要去旅游,一会说搬家”。4月末,徐颖再次向设计师催促方案,却被告知其已离职,随后她找到店长,店长也说自己正在讨要工资,“当时我一下就懵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徐颖才意识到黄某的资金出现了问题。
站在员工视角,“爆雷”的苗头早已出现。
李梦(化名)是秀屿区万达广场门店的销售,一年时间里成交了35名客户。由于绩效要求、工作安排、薪资结构等时常变动,她在去年末提出离职,“很多事情让我觉得这个公司不靠谱”。
离职后,李梦还有6000多元的工资没有到账,一直讨薪未果。按其所言,黄某已经在上个月底将秀屿门店的营业执照注销,她打算和其他员工去法院起诉,但也担心“万一黄某宣布破产,这些工资是不是就要不回来了?”
被欠薪的人其实不在少数。有知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黄某的整体欠款金额在100万元左右,涉及三四十人,包括一些合作伙伴、一线工人、在职员工等。
前段时间,有一批处在游离状态的员工找到黄某,他给大家签署了一份欠薪函,承诺在5月5日之前把工资结清,到期仍没有下文。
涉及金额超千万
也有相对幸运的员工。新经销商落定后,对部分一线及经营人员进行了返聘,这部分员工的欠薪由新经销商承担,没有被返聘回去的需要自行联系黄某处理。
客户的处理方式与之类似,新经销商只接手定制类客户,即只涉及橱柜、衣柜等零售产品的群体。
大约从5月10日开始,不少定制类客户陆续接到新经销商继续履约的通知,但双方需要签订一个协议,具体内容包括,合同订单由欧派集团继续投产生产,新经销商负责物流送货、安装、售后;已交定金但未签合同的客户,按原订单履约,定金不退不转;因原经销商导致的货品配送延期、安装延期,不得追究新经销商的责任与索赔。
对于这一协议,有人表示“能理解”,并反馈称,在签署协议后的第二天,自家的订单就有了进展。也有人心存疑虑,原因是协议只对新经销商做了免责,但没有提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他们质疑这是否属于另一种形式的“霸王条款”。
徐颖也曾与新经销商沟通过,她希望能够在签署这份协议的同时,将自己的合同一并签订好,这样对具体设计方案和总价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只是她一直没有收到新经销商的方案报价单,“万一我签了之后,新经销商给我报价20万,我是不是还得补个14万的尾款?”
5月15日,记者辗转联系到新经销商,他告诉记者,“爆雷”事件发生后没多久,欧派其实就已经梳理了涉及的客户情况,包括零售定制、拎包入住、整装家居在内的几乎所有客户的资金都没有汇入欧派的账户。
考虑到黄某确实持有零售定制家具业务的授权,因此欧派对这类客户进行垫资处理,执行方是新经销商,前者出产品,后者负责物流及安装。
按其所言,截至15日,除去个别执意退款的,他已经处理了130多名客户的订单,这部分客户不属于任何一个门店,“他们都是在外面酒店里收钱的,基本都解决了”。此外,红星美凯龙和喜盈门还有大概100多个客户,这些也会在未来几天里处理完。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整装家居板块涉及金额为200多万元,这部分业务所涉及的施工工人及材料商的钱也没有支付,算上零售定制在内,资金规模已经达到1000万元。“拎包入住都没有算,这部分与林某有关,资金都进了他的账户,这块更有问题,他都没有授权”。
一份文件佐证了上述言论。原经销商黄某曾针对不同订单提出解决方案,其中一项是,关于拎包入住的订单,收款人为林某个人账户的需要自行找到该名人士了解货款情况。他与黄某是合作关系,若客户未确认方案就说明林某未打款给黄某下单。
谁的整装定制
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拎包入住及整装家居客户显然无法接受。他们说自己确实是在欧派经销商这里下的单,定金收据上也明明白白写着广东欧派集团,打款环节的纰漏根本不在客户识别范围内。
另一个问题是,部分整装客户是通过欧派电商部分流给黄某的,那么既然黄某没有整装家居的授权,为什么欧派内部要这样分配?如果是外包,那又是否应该履行告知义务。
陆华是通过抖音直播知道欧派整装家居的。2023年9月,他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个ID为“欧派整装大家居”的直播,点进去后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没多久就有欧派电商部的人联系陆华,告诉他当下有优惠活动,并介绍了相关业务,而后他被分流给了经销商黄某。
2024年1月,陆华交了第一笔定金6万元,算上后续打给黄某财务的部分,共计19.6万元。截至目前,他的房屋只做了封窗与瓷砖,直到黄某“爆雷”后,工人们转而向他讨薪,他才知道这些基础工程是黄某找来的第三合作方,“他从头到尾都是跟我讲,他们这个是属于欧派整装,我也是看到欧派确实有整装业务,所以才来的”。
魏翔(化名)的经历与陆华相似,他是在微信平台看到欧派整装家居的广告,称毛坯也可以装修。在与相关客服沟通过意向后,他的信息同样被推给莆田经销商黄某处,由线上转为线下。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henmj.com/post/98194.html发布于 05-2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标债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