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河南林州市城市投资2024年债权转让项目城投债定融

linbin123456 06-17 37
河南林州市城市投资2024年债权转让项目城投债定融摘要: 独家优质产品!【河南林州市城市投资2024年债权转让项目城投债定融】全国百强县(市)/当地重点平台/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的发祥地百亿AA+评级、AAA债券主体+200亿国有独...

独家优质产品!【河南林州市城市投资2024年债权转让项目城投债定融】
全国百强县(市)/当地重点平台/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的发祥地
百亿AA+评级、AAA债券主体+200亿国有独资平台强力担保!
规模:每期5000万元
期限:12/24个月
起息方式:当日计息
付息方式:每月15日付息
预期收益率: 
认购金额         一年期       两年期
10-99万             9.0%          9.5% 
100-299万         9.5%         10.0%
300万及以上     10.5%       11.0%

【发行方】
林州市xx集团有限公司(主体AA+,债券AAA),实际控制人为林州市财政局。截止最新,债券存量规模6亿元,债券3只。公司主要从事林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代理和商品销售等业务,作为林州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在林州市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业务持续性良好,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为200亿元,负债率56%,负债率较低,偿债能力较强,能够有效保障本息兑付。

【担保方】
林州市xx有限公司,由林州市财政局100%控股,是林州重要的基础设施及其他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和建设主体之一,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公司合并总资产为320亿元,负债率57%,负债率结构稳定,担保能力较强。

【风控措施】
1.【应收账款质押】发行方提供3.9亿应收账款质押,作为增信担保。
2.【发行方回购承诺】发行方本息兑付回购承诺,无条件、不可撤销。
3.【不可撤销】担保方提供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区域介绍 】
【安阳市】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原经济区5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已被纳入中原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成为“一带一路”、河南“三区一群”、环渤海经济圈国家战略辐射带动的重要节点。安阳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被誉为“文字之都”。2023年,安阳全市完成生产总量2468.1亿元,各市级排名第6,GDP增速3.2%。

【林州市】河南省财政直管县,河南省辖县级市,由安阳市代管,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区域内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林州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2023年建筑企业数量增至1300余家,其中特级、一级企业84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企业2家。2022年,林州市荣获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县级市品牌百强、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截止2023年底,林州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51亿元。

政信知识:

众多城投公司宣布退出平台的意义

作为中国最市场化的区域,浙江正在大刀阔斧地推动城投行业的改革。2019年,浙江一大波融资平台密集退出。

比如5月初,(浙江丽水市)缙云县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告称,目前已进行市场化改革,实现市场化运营,不再承担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职能。本企业的融资及担保行为属企业行为,政府与财政等部门不负偿还责任。

这意味该城投退出融资平台。此外,集体宣告退出也是一大特色。比如,绍兴市以公告转型的方式,将全市181家平台公司全部完成转型。

再比如,浙江南浔16城投宣布退出平台(湖州)

浙江湖州七大城投宣布退出平台(湖州)

浙江平阳县12城投宣布退出平台(温州)

河南林州市城市投资2024年债权转让项目城投债定融

浙江常山县18城投宣布退平台(衢州)

浙江椒江六城投宣告退出平台(台州)

浙江开化县19城投退出平台(衢州)

浙江衢江区41家国资公司退出平台(衢州)

……

为何这么多城投密集宣告退出平台

衢州的方案提供了一定参考:

从2018年9月起,集中一段时间,将市级现有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国有企业。按照“资产覆盖负债、收益覆盖利息”的要求,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资产规模、信用等级较高和综合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

此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化解隐性债务

前述绍兴市称,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是化解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海宁盐官镇的公告称,转型后公司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今后举借的债务以及转型后原存量债务属于企业经营债务,依法不属于地方政府债务。

附此前圈内相关点评:

最近注意到,很多城投密集宣布退出平台,一退就退几十个。了解了下,主要是地方政府出于化解隐性债务要求而退出的。第一步宣布退出,第二步和银行签订一个协议,隐性债务由转型后的企业承担,由此化解隐性债务

怎么解读简单说,这并非长久的退出,但确是化解隐性债务的策略之一(对地方政府而言)。

2.相比地方政府的一纸公告,银监的退出要严格得多(程序附后)。需要财务达标、治理结构改善、三方签字等一系列程序,相当繁琐。即便这样退出后,银监还是按照观察名单区别对待(整改为一般公司类的平台贷款)。所以地方政府的公告退出更显得一厢情愿,但一则符合财政所说的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的监管方向,二化债,三可能还有些转为社会资本去承接项目的意思。不过最根本的还是没有改变。

3.所以这可能是应急之策。27号文印发后,地方政府每年都有化债指标。现在财政收入这么乏力,掏真金白银很难,唯有做一些“数字化债”的功夫。

这些案例之前也有,比如齐齐哈尔把一类债务调为或有债务,降低债务率;辽宁将政府债务推给企业。现在化解隐性债务估计也是这样,先划到城投企业,债务率下来了,皆大欢喜。但是过个几年,城投企业还是在那里,债务包袱还是在那里,问题又出来了。就像15年好像解决了地方债问题,但是现在隐性债务高得吓人。

4.核心的问题还是存量债务的问题。按照市场估计,隐性债务在30万亿左右。这么一大笔债务,每年滚利息都要有2万亿(按7%计算),雪球越滚越大,所以借新还旧的动力仍在。虽然违约不断,一开年已经看到做租赁的朋友在推荐政信项目了,财政收入标准降到了4个亿。问为何有业务指标得做,各种函也不要了,纯靠信仰,但单笔额度小,分散下风险。

5.想一想前些年,财政收入每年超收,没去填补地方债、养老债务,现在收入负增长时去化解真是难上加难。如果出售国资,按照财政的数据,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7.3万亿元,负债总额66.6万亿元,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34.1万亿元。下行时期,资产价格可能也是要打折卖,40万亿要化解完毕,就把国有资本和权益都冲销掉了。再说还面临一个国资损失的问题。现在很可能的一个趋势就是把隐性债务划到企业去承担,反正我这届政府先完成化债指标再说。这可能是各级政府博弈下最可能出现的化债方案。

银监退出程序:

根据银监相关文件,银行需将融资平台划分为“仍按平台管理类”和“退出为一般公司类”。其中“退出类”,是指经核查评估和整改后,已具备商业化贷款条件,自身具有充足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能够全额偿还贷款本息,整体转化为一般公司类客户管理的融资平台。凡不符合退出条件以及未完成退出流程的融资平台,均作为“仍按平台管理类”管理。

融资平台退出需满足五个条件:

一是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要求,属于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的企业法人;

二是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财务报告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三是各债权银行对融资平台的风险定性均为全覆盖;

四是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且存量贷款的抵押担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已整改合格;

五是诚信经营,无违约记录,可持续独立发展。

不过,银监还会对“退出类”平台进行检查,对于五项指标低于有关退出条件监管要求、违背退出程序和贷款承诺的,应及时向融资平台属地监管机构反馈并重新纳入平台管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chenmj.com/post/99393.html发布于 06-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政信标债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