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无关内容:
对含水量偏大的路段,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必要时在路基中挖纵横排水沟,加快基底土壤凉干按技术规范要求对表土进行清理,清理表土后,将地表碾太使之达到规定标准
(2)路基填前的试验段作业:在经过整修的路段上选几段长度不小于50m的路基作填筑试验,以确定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压实度、不同碾压方式情况下,达到设计压实度的最佳铺筑厚度及不同吨位压路机的最佳压实遍数、速度等
该项试验工作在使用该种填料前一个月予以完成,并报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基填筑施工时的依据
(3)路基填筑方法: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
在达到要求的路基上,将合格的路基填料运到填筑地点,其卸料顺序按先两面侧后中间,派专人指挥,按规定数量均匀卸料,以免影响摊铺厚度和质量
每层路基的摊铺宽度均大于设计宽度20cm~30cm,以保证路基边坡位置的压实质量和边坡整修的净宽
(4)路基填筑施工程序: 挖掘机装土(机械开采→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分运到填筑路段→推土机推平→人工整修→检查摊铺厚度并调整→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每填筑3~4层,即恢复中线,调整边坡位置,每层的填筑高度用红漆或胶布画在醒目的标杆上,并拉线予以控制,同时纵向分段留台阶,刷坡与路基填筑同步
(5)碾压顺序:碾压遵循先低后高、先轻后重的原则,直线段由路基两侧向中心碾压,有超高的曲线段由弯道内侧向外碾压
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重叠20cm~30cm,并尽快压到规定的压实度(土)或固体体积率(宕渣)
(6)对坡地或填挖交接处的路基填筑按规范要求处理,先将坡地挖成符合规定宽度的台阶,并具有一定的横坡,然后分层填筑路基填料
(7)与结构衔接处严格按设计施工,回填采用透水性良好且易压实的材料,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并做到均匀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
对距离结构物近的地方,用小型机动夯具夯实或小型振动压路机压实,严格质量反关,避免式手桥头跳车
(8)粒径和级配的控制: 路基填筑需要控制好填料的粒径
在路基开挖中,注意炮孔位置的布置,采用控制间距、塑料导爆管、MS雷管微差挤压爆破,以利于在爆破过程中形成大量合格粒径的细料,并在开挖现场进行人工和再爆破解小,在装车载机翻拦,确保路基填料达到规定粒径和级配
推土机推平,人工整修,运输的过程中严格地进行挑选,挑出大粒径的石块,同时利用推土机或装保证工程内、外质量
对照欧美国家经历工业社会发展的城市建设痛苦经历与经验教训,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能再重蹈覆辙
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
本着和谐共生、健康安全、永续发展的宗旨,提高我们把握命运的科学能力,约束人类无度的行为,控制对资源的低效益消耗、浪费和过量的攫取,拓展新技术,鼓励创新,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 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绪 论 建筑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
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
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第一章、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
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
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
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
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
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
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第二章、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以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为标志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有了长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已初步建立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
三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
四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与问题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1996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
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我国众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随即启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探索
2002年底,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奥组委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并联合有关单位,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建立了科学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形成了绿色建筑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全过程控制的观点和与之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实施指南
2004年,建设部和科技部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技术导则,开发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并力求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我国绿色建筑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自主创新体系
2004年下半年,建设部正式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该奖的设立证明了我国进入了推广绿色建筑工作阶段
但是,此项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主要是: 3.1、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知识 不少地方尚未将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由于从政府部门到开发商、投资商和大多数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均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意识,因而难以保证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渗透力和质量
3.2、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植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也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薄弱的环节
3.3、缺乏有效的新技术推广交流平台 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已经有几十年的成功发展史
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
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对引导我国刚起步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
这对于我们少走弯路,加快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管理经验的推广是不可替代的
但在2008年初建设部会同其他部委成功举办首届绿色建筑国际研讨会和新技术展示会之前,一直缺乏吸收、推广国外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计理念的平台
3.4、缺乏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 虽然建设部已先后颁布实施针对三个气候区的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工业建筑的节能标准尚未出台,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也才刚刚颁布
而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更是还没有建立
3.5、缺乏严密的行政监管体系 不少地方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尚未将其列入政府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
各级政府在“三定”方案中均没有相关的职能和编制,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缺位,该管的没管住
十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必须把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进行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
3.6、缺乏合理的城市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和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利用率还很低
目前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中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
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
第四章、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4.1、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
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倡绿色消费,使全民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切勿追求奢侈豪华,倡导节能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
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促使市场各方主体积极营建绿色建筑
4.2、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
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
如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节地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
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新增建设用地从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中获取;建筑选址及规划时,要尽量翻新旧建筑,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粘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节水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省水资源,可采取鼓励节水型器具、改变用水习惯和通过水价杠杆调节等措施,从而降低用水量
另外,要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
节材重点是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4.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筑量化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
这些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4、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
在推行绿色建筑时,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经济力量的驱动
政府应制定有吸引力的经济优惠措施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如采取适当的补贴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为绿色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4.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由于中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需要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因此,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交流平台,使世界所有国家在绿色建筑上的最新技术能够在中国得到及时应用
五、结语 绿色建筑要求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从全局考虑问题,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一项“利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英明举措
遵循党中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做起,让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构成我国未来希望的发展前景
总之,推广绿色建筑是当前我国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我们共同的智慧、经验和勤勉,让我们抓住机遇,协同努力,为我国推广绿色建筑,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目标而奋斗
致 谢 值此成文之际,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曹鸽老师三年来对我的培养
曹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求精、求实的科学研究理念将对我以后独立学习和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惑和疑难时,在我仿徨、不知所措时,曹老师总能及时查明学生心态、帮助我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给予我充分信任、鼓励和支持;并为我提供十分宝贵的学习机会
其辛劳和对学生的良苦栽培无以言表
论文定稿之前的细致修改无不铭刻着曹老师为人师表和呕心沥血的烙印;而这种治学精神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谨向曹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 十几年的求学之路,是我的父母、家人和各位亲人一直在关心我、支持我、鼓励我,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使我战胜了无数困难和挫折,得以顺利地完成学业
所有这些我都无以回报,借此论文完成之际,向他们表达我衷心地感谢和祝福,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文献
在此,谨向这些文章的作者表示感谢,他们完成的工作是我深入研究的基础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
本论文的完成与他们对我的学业上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帮助与鼓励给我无穷的动力
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自己的谢意! 致谢人:雷动方 2009年4月5日 参考文献 【1】 史勇:从建筑节能的本质看“合同能源管理”【J】.城市开发,2008(6). 【2】 张勤: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J】.今日国土,2005(9). 【3】 符振彦:2007年是道关,最不节能建筑的活路在哪儿【J】.北京房地产,2006(9). 【4】 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中国经济周刊,2005(9).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老师的指导下, 由我本人独立完成
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2009年4月5日
A类央企信托-非标淮安政信